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体育纳入高考!36所一流高校体测标准出炉!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2025-02-15 14:23:34 | 牛点院校网

今天牛点院校网小编整理了体育纳入高考!36所一流高校体测标准出炉!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体育纳入高考!36所一流高校体测标准出炉!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体育纳入高考!36所一流高校体测标准出炉!

海南2022年起中考体育增加游泳、三大球选考,2024年起体育总分增至60分 日前,海南省教育厅出台《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方案(2021年修订)》(下称方案)确定,自2022年起,调整中考体育科目考试方式为必考+选考,除跑步这一必考项目外,增加选考项目,游泳、跳绳及三大球将逐渐被增加至选考项目中,中考体育总分也将于2024年起增加至60分。
方案规定,必考项目是指考生必须参加的考试项目,选考项目是指考生从指定的多个项目中任选一项作为考试项目,最终得分=必考项目得分+选考项目得分,计入学生中考总分。
其中2022-2023年体育科目考试分值总分为50分,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分值30分; 选考项目分值20分,三个项目分别是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50米游泳。 从2024年起,体育总分为60分,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分值30分; 选考项目为一分钟跳绳、50米游泳、足球、篮球、排球,分值30分。
方案提出,从2025年起,建立每三年为一个周期的动态调整机制,评分标准将视全省近三年总体考试成绩的波动趋势予以适当调整,有效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运动技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体育叩响高考大门
今年10月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据此透露, 关于体育纳入高考的研究已经启动。
就在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
修订草案明确,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拟定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
其实,体育纳入高考,36所一流高校已经开始实施了。
回看2021年全国36所强基计划高校招生简章, 在强基计划中,我们发现,体育测试是必考项目, 这对于学校体育纳入高考来说,是一件超重磅的事情,无疑对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校体育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视力水平不断降低,学生各种心理问题也非常突出。 体育纳入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我们一起来看!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三毕业生评价指标)
北京大学
体育测试:我校将对入围考生组织体育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体育测试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中国人民大学
所有入围校考的考生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测试项目为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跑。 体育测试成绩将作为录取时同分比较的优先条件之一。
清华大学
身体素质考核将以体质测试方式进行,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运动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考核结果不计入高校测试成绩,入选但无故不参加者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所有考生须参加体质测试, 体质测试成绩作为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无故不参加者校考总成绩视为无效。
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体质测试者须提交相关证明,经我校审核同意后可不参加体质测试,成绩计为60分。具体内容详见附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体质测试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
体育测试为达标测试,不达标者不予录取, 测试项目为:立定跳远(男),达标成绩2.05米;一分钟仰卧起坐(女),达标成绩25个。
注:如因身体残疾、受伤等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可以申请免测(需在体育测试前向我校提供有效证明)。
中国农业大学
体质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跑。
学生因病或残疾向学校申请免予体质测试的,须提交三级甲等医院证明。 同等情况下根据体质测试结果优先录取。
北京师范大学
体育测试项目包括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50米跑,不计入学校考核成绩, 体育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无故缺席体育测试者取消录取资格。
中央民族大学
测试项目:体重指数(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跑,评分标准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高三毕业生评价指标执行。
南开大学
体质测试包括:身体形态、机能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测试,测试结果作为 学校考核的重要参考 ,学校考核面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均相同情况下, 优先录取体质测试成绩更高者。
天津大学
测体质测试: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指数(BMI指数)、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中对应项目高三年级组标准。
大连理工大学
体质测试:重点考察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为达标性测试, 如未达标则面试成绩作废,不予录取。 每人须完成两个项目测试,其中立定跳远为男女生必测项目,此外男生实心球或引体向上选测一项,女生实心球或一分钟仰卧起坐选测一项,测试标准见附件1。
如因残疾、伤病等原因参加体育测试有困难的考生,可提交特殊情况申请表,经学校审核通过后可认定为体育成绩达标,申请材料要求如下:特殊说明:
1、身体残疾并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需提交申请表、身份证正反面、残疾证等相关证明材料;
2、骨折、手术或重大疾病(包括先天性疾病)造成身体伤害,并在测试时不能恢复正常运动能力的考生,需提交申请表、身份证正反面、三级甲等医院证明、缴费凭证等相关证明材料。
申请材料(扫描件)请于2021年6月27日前发送到bzb@dlut.edu.cn并电话确认,逾期不接受申请
吉林大学
体质测试方式为考核坐位体前屈、跳绳。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
强基计划考生必须参加体质测试, 无故不参加体质测试视为放弃我校强基计划考核资格。 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体质测试的考生,须提供三甲医院证明,我校视情况予以免测或安排补测。
复旦大学
体质测试将于面试后进行, 体质测试成绩将作为综合成绩同分情况下的排序依据之一; 考生不可无故缺席体质测试,否则取消校测成绩。
同济大学
测试项目为立定跳远或50米跑(二选一)。考生需填写《体育测试项目确认表》(见附件1),选择参加的测试项目,考生本人签名,扫描上传至报名系统。考生需提前在当地保险公司购买测试期间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测试当天查验保险单据原件,否则不能参加测试,成绩按不合格记录。
测试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见附件2)中高三年级相应标准评定成绩,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 不合格的考生不能获得我校强基计划拟录取资格。 (附件1、2详见招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
体育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 体育测试成绩作为综合成绩同分排序的依据, 体育测试无故缺席的考生取消录取资格。具体测试方案见附件。
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测试科目为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测试标准参考高中生健康体质标准。
参加我校强基计划体育测试的考生,均须自行购买测试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于测试当天提交保险单据原件。考生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测试的,须填写《免体育测试申请表》(见附件1),并于学校考核时间前一周将申请表扫描件、三级甲等医院证明扫描件、所在中学出具的考生体育情况达教育部相关要求的证明(须签字盖章)扫描件发送至我学校招办邮箱,经我校审核通过后可免予参加体育测试。
考生在面试报到时须携带以上相关原件备查。 未经申请不参加体育测试考生,视为主动放弃我校强基计划录取资格。
南京大学
体育测试。
项目为50米跑、立定跳远, 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未参加测试的考生不予录取。 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测试的,须提交三级甲等医院证明。
东南大学
体育测试。
体育测试实行合格考,不计入高校考核总分, 未达到合格要求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综合能力测试。 具体测试方案详见附件。
武汉大学
体育测试项目为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两项,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三毕业生评价指标)(详见附件),所有考生均需参加。
凡有一项测试不合格者即失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资格。 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须出具相关证明;因临时生病不能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须凭县级以上医院病历办理缓测手续,录取后在新生报到前先行参加测试并合格后方可办理新生报到手续。
浙江大学
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跑。
体质测试结果将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考生须在参加我校考核时,提交由所在中学加盖公章的体质测试成绩证明。测试项目包括50米跑、坐位体前屈、肺活量测试。
体质测试成绩证明将作为我校考核的重要参考。
厦门大学
体育测试:体育测试内容含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体育测试得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中对应项目高三年级组标准为准。未按我校要求参加体育测试,笔试和面试成绩视为无效。
山东大学
考生须在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一分钟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等4个项目中选择2项进行测试,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高三评价指标的及格标准,测试结果不计入校考成绩, 测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中国海洋大学
体质测试:进入考核环节的考生原则上均须参加体质测试。
测试内容包含:BMI体重指数(测试身高和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测试得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中对应项目高三年级组标准为准, 体质测试结果将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
华中科技大学
体育测试:测试包括立定跳远、50米跑2个项目。测试评分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高三年级标准执行。
中南大学
体质测试方式及成绩使用方法:考生均须参加我校体质测试,测试项目为50米跑或立定跳远,由考生自主选择,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对应项目高三年级标准。
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体质测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中山大学
考生需参加由我校组织的体质测试,测试项目可自主选择立定跳远或50米跑。体质测试不受理缓考、补考申请。体质测试及格标准如下:
体质测试结果不计入学校考核成绩总分, 若考生体质测试不及格,我校不予录取。 体质测试原则上不受理免考申请。若考生确因生理疾病或意外伤害等特殊情况无法参加测试的,须在考核前3个工作日提出免考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三甲医院证明、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中学体育成绩合格证明等),发送邮件至zsbadmission@mail.sysu.edu.cn,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可免考。
华南理工大学
体质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 不合格者无入选资格 ,具体测试办法另行通知。
四川大学
体质测试项目为实心球、50米跑、立定跳远三选一。
测试结果作 为强基计划录取的重要参考(不计入综合成绩)。 体质测试不合格,或未参加体质测试者不予录取。建议购买测试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未购买保险者,测试过程中发生意外由考生自行负责)。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体质测试的考生,凭二甲及以上医院证明向学校申请免测,申请通过者可予以免测,视为合格。
重庆大学
体育科目测试:立定跳远、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三选一,具体测试合格标准和实施细则见附件。
测试结果作为 强基计划录取的重要参考(不计入综合成绩) 。体育科目测试不合格,或未参加体育科目测试者不予录取。建议购买测试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未购买保险者,测试过程中发生意外由考生自行负责)。因身体残疾等原因无法参加体育科目测试的考生,可向学校申请免测,申请通过者可予以免测,视为体育科目测试合格。
电子科技大学
考生须在项目1(立定跳远)或项目2(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体质测试(测试细则详见附件《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体质测试细则》)。
考生确认体质测试项目后,不得更改。体质测试得分不计入综合成绩,但 将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
西安交通大学
体育测试。
测试内容为:体质指数(BMI)、立定跳远和50米跑。原则上所有考生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测试结果将 作为拟录取的重要参考 ,未参加体育测试或体育测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西北工业大学
进入考核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体质测试,学生在六项测试项目中限选三项(选定后不得更改),其 测试成绩有两项及以上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测试办法详见附件1),合格标准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高三毕业生体质测试评价指标执行。
测试项目:体重指数(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跑、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
兰州大学
体育素质测试:体育测试内容:实心球投掷,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体育测试免考申请说明:学生因残疾原因无法参加体育测试的,须填写《免予执行兰州大学体育测试申请表》(以下简称《免体测申请表》,见附件),并提供三级甲等医院医学证明(或残疾证明)。考生本人须携带身份证原件、《免体测申请表》原件和三级甲等医院医学证明(或残疾证明)原件在规定时间内到我校进行现场核验,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免予体育测试并视为合格。
成绩使用办法: 体育测试成绩作为资格划定的参考。
国防科技大学
体质测试项目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1000米跑(男生)或800米跑(女生)。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对应项目高三年级标准,考生三项体测成绩平均分须达到60分。 不参加体测的考生视为放弃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录取资格。

体育纳入高考!36所一流高校体测标准出炉!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中国1949年到2009年发生的大事

中国标准化大事记

1949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设有标准规格处。中财委批准了中央技术管理局制定的《工程制图》标准。
1955 - 国家技术委员会成立,设标准局,负责管理全国的标准化工作。
1956 - 中国标准化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国家标准化机构代表会议第一届年会。
1957 - 中国以世界动力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委员会名义申请加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8月被接纳为成员国。同年,中国派出了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IEC第22届年会。
- 国家技术委员会草拟了关于建立和开展全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稿,提出中国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方针: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以学习苏联国家标准为基础,并吸取世界先进经验,建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服务的国家标准制度。
1958 - 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与国家技术委员会合并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设标准局,负责管理全国的标准化工作。
- 国家发布GBI-58《标准幅面与格式》国家标准。同年,提出《编写国家标准草案暂行办法》,规定了标准的编写要求。
1961 - 国务院颁布《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暂行管理办法》。
196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过了《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
- 社会主义国家标准化机构代表会议第七届年会在北京召开。
1963 - 国家科委发布统一标准代号、编号的几项规定,对部标准代号、编 号、部指导性技术文件代号、编号和企业标准代号、编号作了统一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工农业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
- 第一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中国第一个十年标准化发展规划。
- 国家科委指定了32个研究所、设计单位为国家的标准化核心机构,负责各行业标准的起草、归口管理工作。
- 标准化综合研究所成立。
- 技术标准出版社成立。
1964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农业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会议。
197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计量局成立,由中国科学院代管。原国家科委标准局撤销。
1976 - 国家标准计量局和第一机械工业部在上海召开有12个城市参加的在进行企业技术改造时搞好标准化工作的经验交流会。
1977 -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成立。
1978 - 中国申请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同年8月被ISO接纳为成员国,时间从1978年9月1日算起。
- 国家标准总局成立,由国家经委代管,撤销原国家标准计量局。
- 中国标准化协会成立,主要负责标准化的宣传、推广和学术交流工作。
- ISO秘书长访问中国。
1979 - 联邦德国标准化学会代表团访问我国,与中国标准化协会在京签订1979年度合作议定书。
- 中国标准化协会代表团访问联邦德国标准化学会在柏林签定标准化合作协议。
1979 - 国家标准局和法国标准化专署于杭州签订标准化协议。
- 国家标准总局提出在各省、市、自治区筹建成立标准情报资料中心的建设。
- 国家标准总局发出《关于部标准直接提为国家标准程序的暂行规定》。
- 中国标准化协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通过了《中国标准化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

- 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

- 中国第一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I“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国家标准总局质量监督局成立。
- 纤维检验局恢复成立,由国家标准总局领导。
- 中国标准化协会表团参加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11届全体大会。

1980 -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活动暂行规定》。
- 中国标准化协会和美国国家标准学会于纽约签订标准化协议。
- 中国标准化协会和英国标准学会于北京签订标准化合作协议。
- 国家标准总局召开第一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会议。
- 在第45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年会上,中国被选为IEC执行委员会委员,任期从1981年至1986年。
- 中国标准化协会在京举行“世界标准日”纪念活动。
1981 - ISO/TC46“文献委员会”第19届年会在中国召开。
- 中国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成立。
- 我国粉末冶金测氧方法标准被采纳为国际标准草案ISO/DIS4493。
- 国家标准总局召开全国能源标准化工作会议 。
- 国家标准总局召开全国企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1982 - 国家标准总局改名为国家标准局。
- 在ISO第12届全体会议上,中国被选为ISO理事会成员国,任期从1983年至1985年 。
- 国家标准局召开采用国际标准经验交流和制定规划座谈会(第一次全国 采标会议)。
- 国务院批转国家标准局《关于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报告》。
1983 - IEC电子元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的认证管理委员会(CMC)接纳中国为正式成员。
- 中国标准化协会和加拿大标准理事会于北京签订标准合作协议。
1984 - 国家经委和国家标准局联合召开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采标会议)。
- 国家标准局发布《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
- 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军用标准化管理办法》。
- 国家标准局颁布《专业标准管理办法》。
-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工作的报告》。
- 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成立。
- 国家标准局、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合发布《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审查管理办法(试行)》。

1985 - 国家标准局、农牧渔业部联合召开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第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
- 在ISO第13次全体大会上,中国继续被选为ISO理事会成员国,任期从 1986年至1988年。
- 国务院发布 《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并建立国家产品质量监督制度。
- 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专业纤维检验工作的通知》,决定“纤维检验局”改称“中国纤维检验局”,仍由国家标准局领导。
- 国务院批准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标准科技成果纳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范围。
1986 - 国家标准局召开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第三次全国采标会议)。
- 国家标准局发布《国家实物标准暂行管理办法》、《制定工农业产品国家标准工作程序的补充规定》、《主要工农业产品国家标准出版发行管理办法》。
- ISO主席和IEC主席分别访问中国。
- 国家标准局实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制度,分为合格认证标志和安全认证标志两种。

1987 - 中国标准情报中心成立。
- 国家标准局和农牧渔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乡镇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若 干规定》。
- 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即计算机与信息处理委员会成立。
- 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和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合并,成立中国标准化与 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1988 - 国务院决定撤消原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家经委质量局,合并成 立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国标准化、计量、质量工作并进行执法监督工作。
- 亚洲、大洋州开放系统互联研究会(AOW)成立。
-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标准化法》,于1989年4月1日起实施。
- 在ISO第14次全体大会上,中国第三次被选为ISO理事会成员国,任期 从1989年至1991年。
- 我国承担ISO/TC20/SC1和ISO/TC179/SC2两个分会秘书处工作。
- 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成立。
1989 - 第一次全国技术监督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 计量为基础”的技术监督工作方针。
-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导则出版。
- 海峡两岸的中文信息编码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1990 -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54届大会在北京召开。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
- 国家技术监督局布置对各级标准依法进行清理整顿。
- 国家技术监督局和意大利全国标准化协会于北京签订标准化合作协议。
1991 - 在ISO第15次全体大会上,中国第四次被选为ISO理事国成员,任期从1992年至1994年。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第二次全国技术监督局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当控制 标准数量的增长,贯彻“提高水平,改善结构,发展重点”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我国各类标准的水平。
- 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各行业标准管理范围及各行业标准代号。
-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标准档案管理办法》、《标准出版发行管理办法》、《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农业标准化会议)。
1992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第一次全国质量认证工作会议。
1993 - 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召开第四次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
- 国家技术监督局对6400多个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了复审,最后确定其中1666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实行采 标产品标志制度。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1994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第三次全国技术监督工作会议。提出标准化工作要全国落实第四次全国采标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积极稳妥的推行采标产 品标志制度,积极推行消灭无标生产活动。要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加快 国家标准制修订速度。
- 相继建立“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中国认证实验室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中国产品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P)”和“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CRBA)”。
- ISO章程和工作程序规则发布。
1995 - 国家技术监督局开始在全国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国家技术监督局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在北京签订标准和计量合作议定书。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
1996 - 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农业部联合召开第三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确定标准化工作“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第四次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确定技术监督工作“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包括标准化工作“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测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意见》。
1997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全国消灭无标生产经验交流暨工作会议。
- 国家技术监督局与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标准出版管理办法》。
- 国家技术监督局召开全国消灭无标生产工作暨试点县经验交流会议,形成了我局关于进一步开展县以下工业企业消灭无标生产工作的意见。
1998 - 国家技术监督局更名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国的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工作并行使执法监督职能。
1999 -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成立。它是在原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研究所合并成立的。主要负责标准化、质量、商品条码、企事业单位代码的研究、咨询、服务和开发工作。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2届大会在京召开。
后面请高手补吧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牛点院校网(https://www.ndjy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的相关内容。

试卷类型与试卷结构

1、黑龙江与吉林并未明确指出使用新课标二卷,但按照常理,这两个省份不可能使用新课标一卷,也不太可能使用新课标三卷。

2、安徽、山西在2023年使用了新课标二卷,但这很可能只是过渡之举,并不代表2024年会继续使用新课标二卷。

3、不确定是否会出现新课标三卷。

4、根据考考有道(原辽宁招考信息)公众号的消息,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待内蒙古加入新高考后)副科统一命题,2024年由辽宁命题,2025年由吉林命题,2026年由黑龙江命题,2027年由内蒙古命题,2028年开始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该消息目前没有看到对应的红头文件,但这个消息看起来还是靠谱的,并且这次适应性测试中吉林与黑龙江也确实使用了同一套卷。

试卷结构

1、新课标卷的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参考2024年的适应性测试,数学不分文理(在此特别强调,数学的试卷结构按适应性测试改,但压轴题并没有固定要考新定义题,数列和解三角形也没有说不再考大题,2021年适应性测试考过“大兴机场”,2023年适应性测试考过椭圆曲线,但高考一直没有出现这种题目,请不要被误导。当然,我没有说一定不会考这种题,只是强调一下改题型只能确定要改成8+3+3+5,至于每道大题要考什么知识点是不能确定的,适应性测试仅仅是适应性测试,不能代表高考一定不考数列或解三角形,不能代表高考一定要考以大学知识为背景的新定义题,也不能代表导数就此不再出压轴题,只能代表高考要改成8+3+3+5)

2、非第一届使用自主命题卷的,如本省无新通知,参考上次通知;若有新通知,以新通知为准。第一届使用自主命题卷的,参考2024年的适应性测试(广东、湖北、福建未公布题型分布,故2024年真题若与此表不完全一致也是有可能的)。注意,新高考不再设置选做模块,课标范围内所有的必修+选择性必修知识都需要掌握,都可以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出现。其中,化学(3+1+2地区)的4道大题分别对应工业流程、化学实验、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顺序不分先后,3+1+2地区物质结构与性质不单独命制一道大题而是穿插在各题之中),生物学的5道大题分别对应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顺序不分先后)

考试范围

1、语文:

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下载整理好的必背篇目pdf以及真题汇总。(为了保证您能第一时间获取关于背诵篇目的相关信息,建议您加入群991635849,若PDF有更新,群内会第一时间通知,密码f5bk)

名篇名句默写的考试范围为新课标要求背诵的60篇,但注意虽然只要求这60篇,其他题目中仍然可能结合高中学过但不在60篇范围之内的古文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学过的古文进行考察(不会考察背诵,但会考察相关知识点)。整本书阅读目前没有像北京卷一样出一个小作文,但在2023年的新课标二卷中,已经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二的选项中。

问题1:是背60、背72、还是按语文书课后的学习提示背?

解答1:2023年新课标一卷考察了《报任安书》,这在语文书的2本必修和3本选择性必修中是没有的,2023年新课标二卷考察了《五代史伶官传序》,而这虽然出现了语文书中,但是并未要求背诵。由此可见,只按照学习提示背肯定不行。那么有没有必要把72全背了呢?没必要。课程标准划分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层次,必修对应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要求,选择性必修对应高考/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要求,而选修对应更高层次的要求,并不在高考要求的范围之内。

问题2:《报任安书》用哪个版本?

解答2:教育部考试院最近出版了《高考试题分析》,其中的《报任安书》并没有选用语文读本的版本,PDF已于2023年9月1日按照考试院给的版本进行更新。

问题3:为什么有的篇目(如《离骚》的“长太息以掩涕兮”那段)教材要求背但你的pdf里没有?有的篇目(如《登泰山记》)在教材里是必修,但在你的pdf中是选择性必修,是不是你搞错了?为什么网上有人的60篇里有《氓》?

解答3:没有搞错,我是按照课标整理的,请按照课标背诵。60篇里也没有《氓》。

2、数学:

如果你是2023届应届生,想复读并且你们省2024年第一次使用新课标卷,那么请阅读以下内容。如果你是2024届应届生或者虽然是2023届应届生但你们省已经使用新课标卷,那么可以直接跳过。

新增知识点:

(1)(必修第二册)平面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实际上这个知识点旧教材里也有)

(2)(必修第二册)有限样本空间的含义

(3)(必修第二册)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

(4)(必修第二册)用样本估计百分位数,及百分位数的统计含义

(5)(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空间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

(6)(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用向量方法解决空间中的距离问题(实际上这个知识点旧教材里也有)

(7)(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利用全概率公式计算概率

删除知识点:

(1)(必修1)删除映射

(2)(必修2)删除三视图、 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3)(必修3)删除算法

(4)(必修3)删除系统抽样

(5)(必修3)删除几何概型

(6)(必修5)删除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7)(选修2-1)删除基本逻辑联结词中的 “且” 与 “或”、 命题的四种形式

(8)(选修2-2)删除推理与证明(数学归纳法保留,但高考不作要求)

(9)(选修2-2)删除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10)(选修4-4)删除“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整本书

(11)(选修4-5)删除“不等式选讲”整本书

3、物理、化学、生物学、政治、历史、地理:

如果你是2023届应届生,想复读并且你们省2024年第一次使用新教材,注意新课标卷的考察范围是所有的必修+选择性必修那么请前往链接中查看新旧教材区别。如果你是2024届应届生或者虽然是2023届应届生但你们省已经使用新教材,那么可以直接跳过。

考试范围沿用2019版考试大纲。背诵篇目仍为64篇,数学和综合仍有选做题。

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

本文章主要介绍全国卷的情况,对这三个地方卷不太了解。

有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进入高考答疑群(群号在上面那张表格的下方)。 牛点院校网

以上就是牛点院校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体育纳入高考!36所一流高校体测标准出炉!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牛点院校网:www.ndjyj.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体育纳入高考!36所一流高校体测标准出炉!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相关推荐
体育纳入高考!36所一流高校体测标准出炉!(【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体育纳入高考!36所一流高校体测标准出炉!(【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体育纳入高考!36所一流高校体测标准出炉!海南2022年起中考体育增加游泳、三大球选考,2024年起体育总分增至60分日前,海南省教育厅出台《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方案(2021年修订)》(下称方案)确定,自2022年起,调整中考体育科目考试方式为必考+选考,除跑步这一必考项目外,增加选考项目,游泳、跳绳及三大球将逐渐被增加至选考项目中,中考体育总分也将于2024年起增加至

2025-02-08 17:49:52
新高考2025版试卷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新高考2025版试卷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2025年新高考政策法律分析:1.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自2023年高考起,该加分项目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5分,2025年高考起调减为加10分。2.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0分

2025-01-30 00:33:07
新高考省份?(【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新高考省份?(【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新高考省份?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什么是新高考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

2025-02-07 15:26:32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新高考省份?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新高考省份?

陕西高考用的是全国几卷?陕西高考卷子采用的是全国乙卷。一、乙卷新课标试卷特征1、考查内容与新课程匹配。2、根据新课程的特征,分必考与选考题。3、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课本教材为依托,考察学生综合能力。二、全国乙卷介绍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卷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全国丙卷。

2025-02-08 08:55:48
高考真题卷2025新高考3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高考真题卷2025新高考3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试卷类型与试卷结构1、黑龙江与吉林并未明确指出使用新课标二卷,但按照常理,这两个省份不可能使用新课标一卷,也不太可能使用新课标三卷。2、安徽、山西在2023年使用了新课标二卷,但这很可能只是过渡之举,并不代表2024年会继续使用新课标二卷。3、不确定是否会出现新课标三卷。

2025-02-11 20:54:11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2025高考新政策)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2025高考新政策)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试卷类型与试卷结构1、黑龙江与吉林并未明确指出使用新课标二卷,但按照常理,这两个省份不可能使用新课标一卷,也不太可能使用新课标三卷。2、安徽、山西在2023年使用了新课标二卷,但这很可能只是过渡之举,并不代表2024年会继续使用新课标二卷。3、不确定是否会出现新课标三卷。

2025-01-27 07:21:08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2025年新高考政策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 2025年新高考政策

四川2025年新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公布,“文科生”不再有学医机会!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公布了2025年新高考“3+1+2”模式的选考科目要求,标志着四川省新高考改革正式启航。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需要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这一改革旨在提升高考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选考

2025-02-08 18:08:22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2025年新高考政策)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2025年新高考政策)

【2024高考必看】2024高考考试范围与试卷类型(数学改为8+3+3+5,但不代表一定考新定义题)试卷类型与试卷结构1、黑龙江与吉林并未明确指出使用新课标二卷,但按照常理,这两个省份不可能使用新课标一卷,也不太可能使用新课标三卷。2、安徽、山西在2023年使用了新课标二卷,但这很可能只是过渡之举,并不代表2024年会继续使用新课标二卷。3、不确定是否会出现新课标三卷。

2025-02-12 02: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