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牛点院校网小编整理了安徽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
1.专升本的报考审核原则是相近的专业就可以报考,只要夸大不大就可以。还有根据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每个院校审核都有不同。例如:专科
会计,可以报
财务管理。
2.考试的科目同样的专业,每个招生院校的考试科目,要求都不一样。最好咨询报考院校。
安徽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报名考试办法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职业院校升学考试改革试点方案(试行)的通知
皖教办〔2014〕2号
附件3
2014年安徽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职业院校升学考试改革试点方案(试行)》,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现行普通专升本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完善专升本培养模式和选拔机制,努力做到更加有利于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更加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
化学习需求,更加有利于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实施内容
(一)招生院校
实行申报制。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经批准均可开展普通专升本招生,其中重点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试点院校由省教育厅严格按照有关标准遴选确定。
(二)招生对象
1. 安徽省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包括在皖部属高等学校、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层次毕业生;
2.安徽省具有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的退役士兵。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安排
1.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当年高职(专科)毕业生总数的5%确定招生计划。根据就业状况、生源情况以及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培养能力确定招生专业和分专业招生数量。专升本招生计划列入各校当年总体招生计划,如遇合格生源不足,可将剩余计划转入普通高考招生计划。
2.普通专升本招生专业实行学校申报、省教育厅统一审核规划、合理布点。各招生院校开展普通专升本招生的专业,必须是已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且当年度有3年级以上在校生的本科专业。各专业的招生对象应是与本科专业大类相同或相近的专科专业毕业生。
(四)考试及录取
实行招生院校自主组织考试录取。鼓励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内院校联合开展招生工作,鼓励校校联合开展招生工作。具体报名、考试和录取等工作均由学校严格按照事先公布的自主招生章程执行。各院校拟录取学生名单须在本校网站公示一周后,于2014年5月10日前向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上报拟录取考生名单并办理相关录取手续。
(五)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事项
1. 落实皖北发展战略,服务皖北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试点
安徽中医药大学和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中药学专业专升本学生,面向全省中药相关科类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招生,学生毕业后定向亳州地区就业。安徽中医药大学根据人才培养的有关要求,确定报名资格条件,制定考试方案并组织选拔考试。培养地点设在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自愿填报定向就业招生志愿,一旦被录取为定向生,须在入学注册前与学校及定向就业单位签订有关定向就业协议。
2. 服务文化强省建设,培养安徽省留得住、用得上的艺术人才。2014年起试点在
安徽大学,面向省内有关科类专业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培养
广播电视学、
音乐表演、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专升本学生。安徽大学根据人才培养的有关要求,确定报名资格条件,制定考试方案并组织选拔考试。培养地点设在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六)有关鼓励政策
积极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打通技能型人才培养渠道,制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奖励政策。获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的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报考相应专业,经本科院校面试通过,可直接录取。
(七)学籍学历管理及待遇
1.普通专升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籍管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执行。
2.普通专升本学生按教学计划修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由学校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按照《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高等学校学历证书规范管理的通知》(教学〔2002〕15号)精神,专升本学生毕业证书的内容须填写“在本校××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学习时间按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实际时间填写。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3.普通专升本学生的学费标准与普通本科相应专业学费标准相同。
4.普通专升本学生毕业时,执行国家本科毕业生的有关就业政策。
三、工作要求
1.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是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省教育厅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研究、部署、协调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有关事宜。各有关高等院校要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院校领导任组长,分管招生工作和
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招生、教务、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各项具体工作。各校的普通专升本选拔工作要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杜绝招生考试中徇私舞弊和腐败行为的发生。对在招生考试工作中徇私舞弊、违反规定的学校和个人,一经查实,将按照国家、我省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2.有应届毕业生的高职(专科)院校要广泛宣传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的有关规定和办法,认真做好本校考生报名组织和考生报名资格的审核工作,严禁弄虚作假。
关于我省普通专升本招生工作的其他未尽事宜,仍按教计〔2001〕30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印发安徽省职业院校升学考试工作操作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安徽省职业院校升学考试
工作操作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职业院校升学考试工作操作办法
一、关于专升本招生
1.院校章程公布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职业院校升学考试改革试点方案(试行)的通知》(皖教办〔2014〕2号)通知精神,各招生院校须在2014年2月10日前报送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审核备案。经审核同意备案后的章程方可向社会公布。
招生章程应包括学校基本办学情况、人才培养收费的项目和依据(标准)、学历学位证书发放情况,以及招生计划编制原则、专业录取原则及实施办法、录取期间的调整计划使用原则和办法等。
省考试院将在网站上统一发布学校公布招生章程的网址。
2.基本信息采集
2014年专升本考试招生基本信息采集采用网上信息填报的模式,基本信息采集时段为2014年3月7日至3月10日。由当年有高职(专科)层次应届毕业生的学校负责通知到每位有意愿报考专升本的毕业生,安排专人结合考生入学当年新生名册审核考生的报名资格。
考生毕业院校使用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器联网读取考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同时使用摄像头联网采像。考生毕业专业、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由毕业学校录入报名系统。考生报名基本信息录入完成后,报名系统即时生成考生号。
3.报名
考生持由毕业院校通过报名系统打印的考生报名信息表,填写报考院校、专业等信息并签名后到招生院校现场报名,现场报名及缴费确认时间见各校招生章程。招生院校负责资格复审,复审通过的考生方可缴费、领取准考证。
报名考试费按安徽省物价局、
财政厅《关于调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考试费等收费标准的函》(皖价费〔2009〕60号)文件核准的120元/生标准执收。
上一年度我省具有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学历的退役士兵参加专升本考试招生可直接到招生院校办理报名手续。
报名流程图见附件一,报名信息表(样表)见附件二。
4.考试及录取
专升本招生全部实行招生院校自主测试录取的模式。
考试时间、考试范围、考试办法等见各校招生章程。
各招生院校严格按照公布的考试标准和办法,在纪检监察部门的全程监督下规范组织考试。根据事先公布的录取原则,经招生院校领导组集体研究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并在本校网站显著位置公示一周后,方可向考试院报送拟录取考生名单并办理相关录取手续。拟录取考生名单报送截止日期为5月10日。
根据录取备案考生名单,招生院校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并及时寄发考生本人。
根据皖价费〔2006〕240号文件,各校须交纳录取费每生25元。
附件:1.专升本招生报名流程图
2.专升本招生报名信息表(样表)
3.考生报名信息表(样表)

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哪些?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合工大(HFUT)。创建于1945 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111计划”高校,首批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和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战略合作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被誉为汽车领域的“黄埔军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是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高校,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
中国科大1958年创办于北京,1970年迁至安徽省合肥市,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该校有中国“科技英才的摇篮”之称,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声誉,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曾称赞其为“世界一流大学”。
截至2014年,学校在校学生15500余人,其中博士生1900余人,硕士生6200余人,本科生7400余人 。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AHU),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
华文教育基地”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由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
学校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4月在安庆创办的、安徽省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原安徽大学;现安徽大学于1958年以合肥大学、原(国立)安徽大学部分科系为基础建立,同年9月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沿用至今。
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20余万册;有教职工26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约27000余人。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由淮南煤矿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原合肥矿业学院主体系科及部分基础课师资回迁淮南,成立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1998年学校由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地方和行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在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是安徽省重点建设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是国家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
学校的前身系隶属原国家冶金工业部的华东冶金学院,是华东地区唯一一所冶金行业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后划归安徽省教育厅,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现已发展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艺等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佳山校区、秀山校区),共占地2555亩,校舍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9亿元,纸质文献资料200余万册,面向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846人,各类全日制研究生2303人。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中心城区,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社会影响广泛的安徽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之一,被教育部和科技部 列为全国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十所高校之一。
安徽农业大学始建于1928年(民国17年),前身省立安徽大学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学校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是教育部“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副教授自审权,具有"本—硕—博—博士后"完善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截至2015年1月,学校具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3个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占地面积3528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3.8亿元,图书馆藏书260万册。 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1177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2597人。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为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于上海的私立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截至2014年6月,该校设有22个直属教学机构,5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共有在职教职工3733人,在校生共18700余人,其中研究生3160余人,留学生250人。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Anhu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师大(ANU),位于长江流域区域中心和重要港口城市安徽省芜湖市,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与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立安徽大学一脉相承。
安徽师范大学是省部共建的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接受公费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高校、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学校具有副教授自审权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也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截至2014年7月,校园共有3大校区,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总值2.57亿元,图书馆藏275.2万册。学校已经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不同教育层次等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范与非师范并举高等院校。
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在中国143个师范类大学中综合排名第13位,获评目前中国两岸四地综合实力较强和办学水平较高的“三星级大学”。跻身两岸四地人才贡献和科学贡献有显著成就、研究水平较高的“中国知名大学”队列,成为我国高考录取入学成绩要求较高、竞争较为激烈的大学之一。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Anhu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坐落于安徽省蚌埠市。1959年5月,学校始建于合肥,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蚌埠市;
2004年5月,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
2011年安徽省教育厅批复安徽财经大学整体专业进入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截至2014年6月,该校有蚌埠市交通路校区、龙湖西校区、龙湖东校区,占地总面积1014050平方米,图书藏量203.45万册,在职教职工1428人,在校本科学生21185人,硕士研究生1663人,成人教育生12627人。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Anhui Jianzhu University)建校于1958年,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郭沫若先生为学校亲题校名,享有“皖江建筑人才摇篮”的美誉,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校。安建大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省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全国建筑类高校就业联盟(ACEA)成员,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中国千年古建流派之一“徽派建筑“研究与传承的主要高校。
安建大有南、北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531亩,图书资源近300万册,下设11个学院与一个独立学院,54个本科专业全部一本招生共计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由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创设的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先后经历芜湖电机制造学校(原属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1996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安徽工程大学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4个学院(部);设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1个专业。
截止到2015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8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50万册;有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000人。
安徽
中医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名前为安徽中医学院,2013年,经中国教育部批准,安徽中医学院升格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4年4月,被列入安徽省高校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坐落于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合肥市,学校是具有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是安徽省第七、第八、第九届文明单位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皖南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建于1958年,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前身是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为其皖南分院。1974年国务院批准独立建院。是安徽省属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面积700余亩,各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设有16个教学单位,开办19个本科专业和2个专科专业,有各类在校生2.4万余人。
蚌埠医学院
蚌埠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7月,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分迁和安徽医学院援建而成,是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和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生委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是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护理学专业主考单位。
截至2014年10月,该校占地面积近1000亩,总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新校位于蚌埠市风景秀丽的龙子湖畔。设有18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面向
全国18个省市招生;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二级学科授权点。有教职工3000余人;普教本科在校生近13000名,硕士研究生近1000名。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淮师大,位于国家能源基地、国家
园林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是一所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
1974年建校,时为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面向全国招生。1998年9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增列为省级立项建设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博士后培养单位。 具有副教授评审权。2015年,淮北师范大学大部分专业列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学校设有16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涵盖
法学、文学、
历史学、
教育学、
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工学、
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新区2200亩,老校区8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77万册,电子文献折合总量110万册,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
安庆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安庆市,是一所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安庆市,古称舒州,别称宜城,简称“宜”。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安庆市素有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1897年,清代安徽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省学“敬敷书院”移建于学校菱湖校区内,揭开了百年育人的序幕。1898 年,清朝光绪皇帝谕令改为求是学堂。1902 年,改为安徽大学堂。1928 年,省立安徽大学在此建立。1946 年,改为国立安徽大学,时有“于京沪一带,仅次于上海“
同济大学”之誉,创造了近代安徽高等教育的辉煌。
菱湖校区现存的敬敷书院和国立安徽大学红楼,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学校百年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虽几经变迁,但办学不辍。1980 年,安庆师范学院正式成立,并成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4年,学校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正式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4年,学校有龙山、菱湖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858亩。设有19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并设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人,在册成教生5000人。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始建于1950年,1965年举办本科教育。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安徽早期举办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六十五载的栉风沐雨,学校已发展成工、农、管、理、经、文、哲、医、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现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拥有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的高等学府。
安徽科技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6300人。
学校坐落明太祖朱元璋故里、改革开放起源地凤阳县。新校区位于安徽科教文化、综合交通次中心,皖北中心城市蚌埠
阜阳师范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Fuyang Teachers College)学校创办于1956年,坐落在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阳市,是一所公办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根据2014年9月官网显示,学校有清河、西湖两个校区,占地97.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普通本科在校生1.85万人。学校设置14个教学学院、1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 ,拥有5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工学、农学、 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被誉为 “ 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 。
淮南师范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隶属于安徽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农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本科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原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淮南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淮南师范学院。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成绩,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开始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位于安徽省淮南市。
截止2013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216亩,建筑总面积42万平方米,拥有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500多万元,馆藏图书150万册。拥有语言训练中心、微格教室、艺术实训中心、机电工程实训中心等一批校内实训基地和13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校园是淮南市人民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单位,连续四届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
截止2013年6月,学校建有15个院系,以及教师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办学单位,开设60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8万余人。2000-2013年,已经培养了7.4万多名面向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建设的的各类人才。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四大科教基地城市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前身为创建于1955年的安徽教育学院,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2014年12月5日,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锦绣、三孝口两个校区,占地540亩(规划1200亩的滨湖校区已首批征地500亩),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836万元,纸质图书88.66万册。
学校设有12个院系及4个公共课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44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有专任教师695人,全日制在校生13926人。
宿州学院
宿州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艺术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安徽省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2004年经教育部批
准升格更名为宿州学院。2014年4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国家级大
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普通高校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高校、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管理集体、安
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第一届安徽省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该校坐落在“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的宿州市,是宿州市唯一一所本科高校,一向被视为皖北地区的文化渊薮,是皖北地区和周边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截至2015年9月,学校共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1146亩,预留发展用地1160亩,已建成校舍总面积37.29万平方米,在建、拟建总面积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8亿元。馆藏图书
209.2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3.32万册。现有专任教师785人,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7000余人。
皖西学院
皖西学院(West Anhui University)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由原皖西联合大学、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 。
该校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截至2015年3月,该校校园占地1581亩,总建筑面积逾46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近16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8亿元。设有13个二级学院,54个本科专业,人文地理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全日制在校生20262人,教职工1046人。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
2015年7月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主要成员学校。

安徽有哪些985211大学
安徽的
211大学
和985大学共有3所,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
中科院
、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重点共建;位列“双一流”、“
985工程
”、“
211工程
”。
该校有23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以及国际金融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等;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二、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主校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
安徽省人民政府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共建,是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5年,几易校名,1958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历经与
安徽工学院
、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合并重组,先后隶属高教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教育部管辖。
三、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380万余册;有13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8个
一级学科
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二级学科
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百度百科——合肥工业大学
百度百科——安徽大学
牛点院校网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以上就是牛点院校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安徽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