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大二上学期能修双学位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牛点院校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推荐课程:
易栋老师的课,比如昆曲欣赏,民俗文化。江柏安的课。我认为,大学里学会这些审美的东西实际上对于整个人格的美化很有用。
传说中四大名嘴的课,推荐李工真和赵林老师的,不推荐王三山和尚重生。王三山的课听一两节就可以了,听多了发现没有新意,还故弄玄虚。
我上过的一些理工类的课感觉也很好,很多理工类的老师实际上也很有独立思想,多学科的知识对于自己知识的完善和实际生活都很有用。比如
口腔医学,人类生物学,宇宙新概念等等。
另外还上过的方言文化,大学语文,校史等,老师也讲得很好。
大一的时候很大可能是选不上课的,可以去蹭课,据说教务部会渐渐加强对选修课的管理,可能不是所有老师会接受蹭课了。但能蹭则蹭,蹭不上的话去听听也是有好处的。当然,蹭得上就是可以拿到学分的了,就是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去给老师交个条子,写上自己的学号姓名信息。
选修课的要求其实不算高,我认为不着急的话大一大二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多听一些选修课和讲座,不需要太追求学分。一般到大三下学期之前修完选修课的学分是没有问题的。
武大里很多选修课和讲座都是非常好的,选修课贵在坚持去听,因为很多老师要求并不严格。实际上坚持下来发现非常有价值。而选修课都是大多按照老师自己的要求和兴趣设置的,老师的主动性和自由度很大,学生自己的主动性也很大,相较于专业课的程式化的设置,选修课甚至更有趣,也极有价值。
快毕业了,还是有些遗憾,在大学里应该更多去听选修课。
希望你可以利用好武大的选修课资源。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专业设置
作为国家首批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基地,本基地班以“三创”(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为理念,旨在培养受过系统、扎实的专业训练和素质教育,有学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质量、少而精并具国际眼光的历史学专门人才,以及一批受过历史学专业良好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适应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多方面需要。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科学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中外历史基础,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操作应用能力,品德优良,身体健康,具备“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文献、基本技能)、“四性”(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思辨性、交融性)及初步的独立研究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典籍导读、古代汉语、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文献学、史学论文写作、中国历史地理、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文化史、世界主要宗教以及各类专题课和专业选修课等。
特色课程有:出土文献与民间文献通论、中国史专题seminar等。
本专业享受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班待遇,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或在文化部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宣传教育和文秘等相关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为50%)。 本试验班于2000年在国内首创,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重要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既能从事世界史专业教学与研究,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层面需要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精通外国语,其中英语通过国家六级证书考试,法语达到借助字典阅读专业书籍的水平,掌握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善于思辩和写作,初步具备独立从事世界历史和外国问题研究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世界通史、中国通史、西方史学史、西方历史典籍导读、世界经济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美国史、英国史、德国史、法国史、日本史等。
本专业享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外事、文秘等工作。 本专业高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古学人才,以满足社会不同领域对高素质的考古专业人才需求,完成国家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的培养任务。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运用的常识,能独立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及相关研究。具备较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国语言,以及历史文献及史学方法、成果解决考古与文物研究方面的问题。
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国考古学、田野考古基础、田野考古实习、考古学文化研究方法、考古学史、博物馆学概论、文化人类学、中国通史、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古代汉语、古文字学及各类专题课和专业选修课等。
本专业享受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班待遇,毕业生可在大专院校、各级考古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文物管理部门、海关、新闻出版机构从事与文物考古、文物鉴定和管理相关的工作。
牛点院校网

武汉大学大二上学期能修双学位吗
双学位一般都是在每个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通常是在大二下,而不是在大二上,因此你不用担心,在大二下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教务部网站上都会以最醒目的标题通知学生的.
——这是七校联合办学的官方网站,你可以好好参考。
-12/2053.htm
——关于2007级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的通知(武汉大学教务部网站)
以下是摘录,你可以打开刚才给你的教务部网址,就能有附件doc下载了。
关于2007级本科生
修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的通知
各学院:
为充分共享校际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教育部在汉七所高校(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将在2009年继续开办辅修专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修读七校联合办学外校开设辅修专业、
第二专业及双学士学位
报名对象
主修专业课程成绩第一学年GPA达到2.7及以上并学有余力的在校全日制2007级本科生,均可申报七校联合办学外校开设的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及双学士学位的学习。
二、学分及学位
修满规定课程25学分以上,可获开课学校颁发的辅修专业证书;修满规定课程50学分(含毕业论文答辩)以上,在获得武汉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前提下,可获得开课学校颁发的第二及双学士学位证书。
教学安排
1.教学从在校第四学期开始至第八学期结束,共5个学期修完第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学分。
2.上课时间统一安排在双休日及暑假进行。
学籍管理
1.符合条件获得开课学校颁发的辅修专业证书、第二及双学士学位证书的学生,成绩由武汉大学教务部学籍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
2.未修满25学分,已修课程按选修课程记入学生成绩表,不及格课程不记入。
3.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考试和考试不及格的课程(无门次限制)必须重新学习,学生必须到开课学校教务部购买重新学习选课卡,考试可随下一年级七校联办同专业的课程考试进行。
4.所有课程考试必须携带本人学生证和身份证,考试违纪者取消修读辅修专业、第二及双专业学士学位资格,并按《武汉大学学生违反考试纪律处分条例》给予纪律处分。
学费
按七校联合办学的统一规定,每学分100元。学费分两次缴清,第三学期末交缴2500元完成辅修专业阶段的学习,第六学期初再交缴2500元完成双学位阶段的学习。
报名程序
1.预报名阶段:根据《七校联合办学2009年各校招生专业一览表》(见附件一)和各专业教学计划确定报名专业,填写《七校联合办学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申请表》(见附件二),登陆“七校联合办学”信息网
,点击“网上预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08年12月15日17:00。
2.报名阶段:已经网上报名成功申请参加七校联合办学外校学习的学生,持《七校联合办学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申请表》于2008年12月22日~23日到武大教务部缴费,领取《七校联合办学学生听课证》。选课登记卡手续一经办妥不得退卡。
4.学生可根据课表到开课学校教材科购买上课用教材,凭听课证到指定地点上课和考试。
修读校内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及双学士学位
报名对象
主修专业课程成绩第一学年GPA达到2.7及以上并学有余力的在校全日制2007级本科生,均可申报参加校内开设的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及双学士学位的学习。
学分及学位
在获得武汉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前提下,修满规定课程25学分以上,可获武汉大学颁发的辅修专业证书,修满规定课程50学分(含毕业论文答辩5学分)以上并符合《武汉大学双学位授予暂行办法》者,可获得第二专业及双学士学位证书。
教学安排
1.凡修读学校在双休日已开设专业的同学必须参加学校“双休日班”专业的学习。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可上网查询课表,到学校财务部购买《双休日班选课卡》(每学分100元)。2009年学校双休日班开设的专业有
法学、
经济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程管理、
金融学、
会计学、
新闻学、
广告学、
生物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药学、
包装工程(
动画方向)共十四个专业。
2.对学校双休日班没有开设的专业,学生需经开课学院同意后到有关专业本科班随班听课,通过选课(每学分100元)获取规定课程学分。
学籍管理
1.武汉大学学生攻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及双学士学位,按《武汉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符合条件获得辅修专业证书、第二及双学士学位证书的学生,成绩由武汉大学教务部学籍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已获取辅修专业证书或二学士学位证书的课程学分不再重复计算,不得算作任选课学分。
3.未修满25学分,已修课程按选修课程记入学生成绩表,不及格课程不记入。
4.所有课程考试必须携带本人学生证和身份证,考试违纪者取消修读辅修专业、第二及双专业学士学位资格,并按《武汉大学学生违反考试纪律处分条例》给予纪律处分。
学费
每学分100元。学生可在每学期初规定时间内到校财务部缴费。
报名程序
符合报名条件的在校全日制2007级本科生,自本《通知》发布后,学生即可报名。程序如下:
1.预报名阶段:根据《七校联合办学2009年各校招生专业一览表》(见附件一)和各专业教学计划确定报名专业,填写《七校联合办学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申请表》(见附件二),登陆“七校联合办学”信息网
,点击“网上预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08年12月15日17:00。
2. 报名阶段:已经网上报名成功申请校内双休班学习的学生,于下学期初到校财务部缴费,将收据和《七校联合办学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申请表》交开课学院登记,选课手续一经办妥不得退卡。
3.学生可根据课表到教材科购买上课用教材,凭听课卡到指定地点上课和考试。
武汉大学教务部
2008年12月2日
附件一:
“七校联合办学”2009年各校招生专业一览表
学校名称 开办专业 辅修学分 学位学分 备注
中南财经法大学
(17) 经济学 25 50 1、取得辅修双学位证书必须获得主修学位;
2、
会计学专业报名时,主修专业已修课程成绩平均分80分以上且不得有不及格课程。
财政学(税收筹划方向) 25 50
财政学(注册
税务师方向) 25 50
金融学 25 50
投资学 25 50
法学(律师与法律实务方向) 25 50
法学(经济法方向) 25 50
英语(商贸方向) 25 50
日语 25 50
新闻学 25 50
人力资源管理 25 50
国际经济与贸易 25 50
市场营销 25 50
工商管理 25 50
会计学 25 50
行政管理 25 5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5 50
武汉大学
(14) 法学 25 50 1、取得辅修双学位证书必须获得主修学位且英语六级425分(小语种学生英语四级425分,主修英语专业学生需要过专八);
2、法学每校限招30人,金融学每校限招70人;
3、生物科学不授辅修证,毕业论文在武大生科院完成,并缴纳1000元的实验材料费(交武大财务)。
经济学 25 50
市场营销 25 50
工商管理 25 50
国际经济与贸易 25 50
工程管理 25 50
会计学 25 50
金融学 25 50
新闻学 25 50
广告学 25 50
生物科学 / 5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5 50
药学 25 50
包装工程(动画方向) 25 50
华中科技大学
(9) 法学(
知识产权法方向) 25 50 1、取得辅修双学位证书必须获得主修学位且英语四级425分(主修英语专业学生需要过专四);
2、光电
信息工程不满30人不开班。
3、工商管理每校限招20人。
光电信息工程 25 5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5 50
日语 25 50
英语 25 50
德语 25 50
建筑学 25 50
公共事业管理 25 50
工商管理 25 50
华中师范大学
(3)
心理学 25 50 取得辅修双学位证书必须获得主修学位且英语四级425分(英语专业学生需要过专四)
英语 25 50
教育学 25 50
武汉理工大学(8) 国际经济与贸易 25 50 取得辅修双学位证书必须获得主修学位
工商管理 25 50
汽车服务工程 25 50
通信工程 25 50
车辆工程 25 50
材料科学与工程 25 50
土木工程 25 50
物流管理 25 50
中国地质大学(4)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25 50 取得辅修双学位证书必须获得主修学位
珠宝首饰设计 25 50
地理信息系统 25 50
土木工程 25 50
华中农业大学
(2)
食品质量与安全 25 50 取得辅修双学位证书必须获得主修学位
园林 25 50
附件二:
七校联合办学
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申请表
主修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修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辅修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
计划完成哪种类型学习,请选择其一:
辅修( )、 第二专业学士学位( ) 双学位( )
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照
片
民族 政治
面貌 籍贯
何时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
院
系
意
见 第一学年GPA(由学院教学秘书填写):
签章 年 月 日
教
务
部
意
见 (此栏无须提前到教务部签章,缴费同时交表确认即可)
签章 年 月 日
说明: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指同一学科门类不同专业(即主修土木工程,辅修通信工程同属工学学科)
双学位指不同的学科门类(即主修土木工程属工学学科门类,辅修
物理学属理学学科门类)
以上就是牛点院校网为大家带来的武汉大学大二上学期能修双学位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